为密切科企合作、助力产研对接、促进成果转化,加强燕麦荞麦主产区管理部门、产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交流,以“加大行业科技创新融合,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2024年现场考察会暨乌蒙山区燕麦荞麦产业发展观摩会” 于7月6日-8日在贵州省威宁县、贵州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杂粮产业工作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承办,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威宁县农科所等单位协办。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团队成员以及部分贵州省内外荞麦企业代表1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贵州是我国荞麦重要产区,也是苦荞主产区,2023年贵州荞麦种植面积约70万亩,总产量约6.5万吨。威宁县是贵州荞麦主产地之一,地处黔西北高海拔低纬度湿润季风气候带,降雨集中、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适合荞麦特别是苦荞的种植,“威宁荞麦”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3年威宁县荞麦种植面积为15万亩,2023年全县荞麦平均产量为185公斤/亩,总产量2.75万吨。近几年,威宁县荞麦食品加工企业发展迅速,该县现有荞麦食品加工企业30余家,年消耗原料2万吨左右,年产值约1.5亿元。加工的产品主要有荞麦饭、苦荞茶、苦荞酥、荞麦酒、苦荞饼干、苦荞蛋糕、荞麦糊、荞麦挂面、荞麦精粉、荞麦皮粉、荞麦羹、荞麦米等多个品种。
7月7日上午,与会代表到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荞麦育种岗威宁县荞麦示范基地考察。该基地示范种植了体系专家研究培育的45个荞麦、44个燕麦新品种进行了集中展示,其中有20多个品种表现优良,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正值荞麦花开时节,红色、粉色、白色的荞麦花好似给荞麦基地铺上了一块色彩斑斓的地毯,5000多亩荞麦花海蔚为壮观。大家在现场交流不同品种荞麦的生长特性、种植技术,也对这个科企合作示范基地的建设体现出很大的兴趣。连片集中种植荞麦不仅促进了荞麦产业发展,也为当地生态环境维护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荞麦产业发展工作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借鉴参考样板。
7日下午,与会代表先后前往贵州威宁荞老者有限公司、贵州威宁东方神谷有限公司、贵州威宁荞源农业有限公司考察荞麦食品加工情况。在这三家荞麦食品企业现场考察时发现,以前以初加工为主的威宁县荞麦食品企业近几年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逐步转型升级,通过加工多样化的荞麦食品,威宁县荞麦食品企业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贵州荞麦产业的发展找到了新方向。通过介绍交流大家了解到,以前以初加工为主的企业通过体系新品种、栽培技术集成,加工技术引领等方式,实施技术改造、产业创新,逐步实现转型升级,通过加工多样化的燕麦荞麦食品,企业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贵州燕麦荞麦产业的发展找到了新支撑、新动能。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表示,燕麦荞麦产业的创新离不开种业芯片创新、栽培集成创新、加工增值创新以及科企融合创新,国家燕麦荞麦体系将继续为贵州燕麦荞麦产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及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
8日上午,到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安顺基地参观考察。该基地建于2019年12月,共计220亩,租赁20年,为荞麦育种岗位春秋两季荞麦育种材料的繁殖、品种展示实验、区试实验、良种原种种子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场地保障,配套的荞麦脱壳机、荞麦粉生产线、荞麦叶茶加工设备、荞麦米设备为品种加工特性测试、品质评价、产品加工提供了方便。
8日下午,在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举行了座谈会。贵州师范大学张绍东校长介绍了学校学科发展以及对荞麦研究的支持,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团队具有实验室1000多平方米和1个试验基地,有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产业支撑能力强的队伍,学校将一如既往的为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陈庆富教授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王洪亮副处长介绍了贵州省在荞麦产业发展方面的支持政策和力度,希望团队立足贵州荞麦种质资源优势,选育荞麦新品种并向全国其他产区推广。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骆科建书记发言表示,学院全力支持中心的科研条件改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等工作。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室主任陈庆富教授汇报了荞麦中心和团队在荞麦遗传育种、高效双优苦荞杂交技术、苦荞与金荞麦远源杂交、苦荞品质性状关键基因调控分子机制、多年生金荞麦驯化育种,以及产业化推广应用方面的工作进展。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任长忠在讲话中对本次中期考察给予肯定,荞麦育种岗位立足苦荞主产区,以荞麦遗传育种为核心,通过品种示范推广,在金苦荞多倍体育种、种质创新方面工作成果突出,带动了当地荞麦产业快速发展,希望今后做好国家体系、省体系、示范企业的有效对接,合力打造特色品牌,提升苦荞品质,强化技术成果落地转化。体系岗站专家胡新中、金涛、周海涛、向达兵、王全友、王凤梧、陈克勤、王文军、刘颜明等分别从种质创新、育种技术、配套栽培、示范推广、品牌建设、基地建设、科企合作、产品加工、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通过本次中期考察,加强了体系内部交流互动,交流了各岗站中期工作进展。各岗站专家表示,通过现场考察和互动交流,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作为岗站专家要紧密围绕国家、所在产区的燕麦、荞麦产业发展,通过种源创新,对培育的优质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带动优质燕麦荞麦原料基地建设,服务大众化传统食品、高附加值食品、低血糖生成指数功能食品加工,服务对接国内、产区内加工企业,主动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培育区域公共品牌及企业品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发挥好岗站在全国的引领示范作用,支持燕麦荞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zx4mX6_14Zlg84_kMRLo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