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娇等人对苦荞三个种子发育时期进行了比较蛋白组分析,揭示了苦荞种子淀粉、种子蛋白、种子黄酮合成的主要特征
2023-04-06 09:32 荞麦中心 


  2022年1月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邓娇,黄娟等人通过蛋白组学分析后在Functional & Integrative Genomics 杂志上发表名为“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es of Tartary buckwheat (Fagopyrum tataricum) seeds at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的文章。

文章介绍到:苦荞作为一种兼具食用和药用的高附加值作物,现阶段关于其中种子所含营养物质的动态积累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仍存有疑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显微观察和营养成分分析发现:淀粉、蛋白质和黄酮类物质在种子发育过程中逐渐累积;对苦荞种子发育灌浆前阶段、灌浆阶段和成熟阶段进行蛋白质组学比较分析后发现78个蛋白点表现出差异化表达,74个蛋白点由MALDI-TOF/TOF MS鉴定成功,其中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1)可能是控制淀粉生物合成和积累的关键酶,11S贮藏蛋白和豌豆球蛋白可能是影响苦荞种子贮藏蛋白积累的主要球蛋白成分。进一步研究得出:黄酮3-羟化酶(F3H)和花青素还原酶(ANR)参与了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进一步分析黄酮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谱,发现F3H可能是促进黄酮积累的关键酶。本研究揭示了苦荞种子蛋白质水平营养积累的机理,为苦荞种质资源的选育和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142-022-00912-1

关闭窗口